九游网页官网 - 哈兰德个人资料
2015-11-25老狼跟老狼学摄影
不知不觉,我们《镜头的九游平台故事》系列已经讲到第7期了。对于数量庞大的镜头群来说,这仅是九游网页官网开始。每一款镜头都它的故事,只有了解和熟悉了,才能很好地驾驭它。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微距。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佳能百微以及尼康105VR,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们成为经典?因为它们代表最高水准,透过它们能看穿镜头厂商的底裤!
当年就被钦定的100mm
目前市售微距镜头依焦距不同,大至可分为标准微距镜头(50-60mm)、中焦距微距镜头(90-105mm)及望远微距镜头(180-200mm)三种。若是一般花草静物或者中小型昆虫拍摄,使用50-100mm的微距镜头即可,入门爱好者比较容易掌控。
如果要拍摄动态昆虫或其它敏感生物,就要用到更长焦距的微距镜头,可在不惊扰昆虫前提下,捕捉到所需的影像画面。100mm焦距可以说是不长不短,远近皆宜,很好的做到兼顾,更为关键的是,体积可控。
定焦无弱旅,微距镜头更是能把光学厂商的底裤看穿。所以说这个焦段的微距镜头,普遍代表了厂商的最高水平。说到历史,佳能、尼康都得靠边站,曾经在市场红透半边天的是1990年蔡司推出的Makro-Planar100/2.九游平台官网8 AEG ,这是一枚顶级100mm微距镜头,放大比1:1,当年问世之后,即令同焦段微距镜头为之俯首称臣。徕卡则以其为假想敌打造了APO级百微Leica APO-Macro-Elmarit-R 100/2.8,但放大比止步于1:2。
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蔡司MP100与徕卡R100雄居100mm微距镜头之巅,成像接近完美。二镜的细微差别体现在风格上,蔡司MP100侧重写意,强调整体氛围,而徕卡R100侧重写实,注重主体刻画。
蔡司MP100的最大特点是焦点处绵密无缝的过渡,演绎了极精彩丰富的层次再现,换句话说,就算没能把焦点对准,同样可以获得画质不俗的照片。此外,AEG的蔡司百微能把色彩浓郁与细致发挥到极致。所以今时今日,这样一枚年颇老矣,又是手动的镜头,在二手市场却要5500元才能买到手。
科普:关于AEG和AEJ的区别
AE镜只能实现光圈优先,G代表德国制造,J当然是代表日本制造了。虽然官方声称二者没有差别,但你当我傻呀。镀膜颜色有区别,光圈结构有不同,镜片产地不同,生产流程不同,价格一高一低,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佳能百微:纵横市场14年
佳能对100mm这个焦距有想法是从1991年开始的,推出一代百微在当时也算是轰动。
2000年3月第二代发布,最大看点是用USM超声波马达替代微型马达来驱动,微型马达是把电磁力转化成旋转力,而超声波马达是基于超声波震动的能量,利用传导波来驱动,所以才具有轻、快、准的特点,而且使用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多半采用内对焦或后对焦结构,在对焦时镜头的后镜片不会伸出来,防尘效果更好。
很多人还忽视了一点,就是佳能在二代百微中首次引入了三组透镜双向浮动内调焦技术,镜头的光学系统由12片8组透镜构成,第4至12片透镜构成4组调焦单元的调焦镜组,当镜头自无限远向微距端调焦时,镜头前3个镜片组和后端第8镜片组不动,第1和第2、3内调焦单元,以各自轨道和凸轮制动机构分别向光圈处双向移动。
这种三组透镜单元浮动内调焦方式,能随调焦进程同步改变着4个调焦镜组单元的间距,使镜组始终浮动于最佳光学位置,起到减少从无限远向微距调焦进程中像差波动,并对近摄至微距端产生的像差同步补偿校正的双重作用。
2009年9月,第三代百微随EOS 7D一起问世。由于成为高大上的红圈L头,顿时大姑娘不愁嫁,包养者排长队。就性能而言,进步明显的,首先是双重IS光学防抖系统,1:1倍率下的确能够实现两级的快门补偿,对细微抖动都有良好反应,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其次,使用了圆形9片光圈设计,这在老镜头中鲜有,焦外成像更柔美。
此外,新百微的后镜组镀膜进行了升级,对焦行程拨杆从两档变三档,缩短自动对焦时间。就画质而言,色彩较浓郁,锐度出色,边缘画质提高,但也只是在F4-11之间,暗角依然存在。让老狼不吐不快的还有镜身的塑料手感以及那个售价1200元的原装脚架环。
尼康105:越来越超值
有所不知吧!尼康一代105微距的推出,比佳能百微还要早一年。直到1993年10月,才被二代105mm/2.8DMicro所替代,但是光学结构完全相同,唯一区别就是D化,可以将拍摄距离信息传递给机身处理器,用于3D测光、闪光时的曝光量参考。尼康有时候的举动挺让人费解的,这枚镜头在市场一卖就是13年,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直到2006年,专业单反相机数码化大局已定的时候,尼康才第三代AF-S VR 105/2.8G Micro。这款姗姗来迟的微距镜头对结构经过了重新的权衡,以适应数码机身,说白了就是和以前老镜头没啥关系了。
为了提升逼格,尼康把当时所有能够用得上的新技术都塞了进去,比如SWM超声波马达、VR II防抖系统、水晶纳米涂层、ED超低色散镜片等,并且采用了G型无光圈环设计,是世界上第一枚防抖微距镜,当年获得TIPA最佳专业镜头大奖,风骚了一回。
如果硬要找缺点的话,重算一个,但F2.8光圈全开可用,出片极其锐利,色彩还原度很高,足以抵消。售价早就从上市之初6300元降到了4888元,性价比较佳能新百微要高得多。
有好事者曾经把佳能和尼康两款微距头进行了比较,得到的答案是机械性能佳能完胜,画质打了平手,尼康在极端环境下稍占上峰。当然了,如果把蔡司Makro-Planar100/2.8 AEG拉进来PK,画质上,佳能和尼康都不是对手。
为什么焦距不统一?
看了前面的介绍,可能很多人问?为何大家不同样焦距,都是100mm不好吗?
如果研究过宾得镜头的话,估计会让各位抓狂,因为完全不走寻常路,21mm、31mm、43mm、70mm、77mm无一不是偏门。老狼查了很多资料,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话同焦距就没有对手了,还有一种说法是,宾得更忠于数据,就拿43mm来说,看起来奇怪,但按照标准镜头的严格定义,镜头的焦距应该等于135底片的对角线长度,即43mm,所以宾得的这枚标头可以说是标头中的标头。至于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设计者才能讲得清楚。于是就有了腾龙在90mm独占山头,佳能选择100mm作为经典微距焦距,而尼康选择105mm。
相关文章:
【镜头的故事1】标头,入门第一款定焦
【镜头故事2】为何他们都喜欢35mm?
【镜头的故事3】45mm绝非异类的视角
【镜头的故事4】傲娇的85mm人像焦段
【镜头的故事5】90mm才是人像镜的鼻祖!
【镜头的故事6】饼干镜头你真的需要吗?
2条评论
性价比很高,用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问题,点赞! 质量超出预期,非常值得购买,下次还会再来。
Exceeded my expectations in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Highly recommend! This is my third time ordering from this seller, and they never disappoint.
发表评论